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聆听“优标”成长故事 争做“自律”攀大学子
——学校开展“优标进课堂”活动
2021-05-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蒙丹      点击数:

为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学校“自律攀大人”人才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榜样的传帮带作用,4-5月随班课堂教学中开展邀请“优秀标杆”学生走进思政课堂的活动。通过优秀学长自身成长经验的分享,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自律攀大人”的内涵,把握自律的精神要义,将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愿意自律,能够自律。

课堂上,同学们一双双专注的眼睛,看着讲台上正在讲述自己经历、经验、成果的“优标”学长们,从学长们的讲述中收获感动、汲取奋进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开展的“优标进课堂”活动缩影。

“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一个人就是一个部队”,道德之星——退伍海军士兵周玉杰用自身的故事,讲述自己通过自律,如何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学子到海军战士再到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历程。寝室、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处处严格自律;目标分解,及时反馈,总会积沙成塔;自我激励,克服懈怠,日增月益……学长的成长故事让学弟学妹们明白了自律从小事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会收获成功。

“服务之星”陈世林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你想要改变,就需要亲自去实践,骆驼虽然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目标确定容易但是实现难,但是如果不行动,那连实现的可能也没有”、“做好自己,悄悄的加倍努力,然后一鸣惊人。永远记住付出才会有回报,任何事情都不会不劳而获,唯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会有收获有回报,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在未来为国家发展助力”、“谦逊努力、合作交流、自律自强、吃苦耐劳是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在大学中四年的收获,它们也将伴我继续向前”。最后,他谈到自己考上研究生的经验:“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与规划,从3月份到12月份,要坚持十个月的枯燥生活;要规划十个月中每一天的任务,付出即有收获,坚持即有回报。”

“自强之星”肖智慧有着特殊的身世,她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自律自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她分享到:“我的人生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哪里,就长成哪里的模样;命运把我放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开花;感谢过去的所有经历,是他们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听课的同学,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泪水。

“服务之星”温淞琳谈到:“作为学生和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学会付出、充满热情;作为一个志愿者,明白助人即自助,通过服务他人磨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友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提升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也培养现代青年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时代精神。”

“学习之星”唐芊芊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是“态度+自律+方法+实践”的结合。她说:“如果没有自我约束力,散乱的学习态度只会让我们的学习事倍功半。所以,首先我们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在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里也不要太过于放松自己,培养自律的精神。在学习上、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任务。珍惜时间,做好学习规划,有效利用时间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

在分享阶段,老师们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进行积极正面引导。

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从“自律攀大人”培养的角度,告诉同学们“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做事、做人都应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鼓励同学们积极去做志愿服务活动,在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实践中感受善的力量,完善自身的道德品格。

王立平老师在唐芊芊同学交流之后,还把当前网络热点“中科院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引入课程。通过朗读、分析、谈收获体会,把新时代条件艰苦,起点低的大学生成长离不开艰苦奋斗和理想信念支撑,实现人生际遇的转变和升华。大学生们在这些身边案列,网络热点案列的学习和讨论,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和努力的新方向,提升了思政课育人的实效性。

此次活动推动了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程有效性。老师们表示:“通过‘优标’的分享,同学们更容易听进去,更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朋辈教育的力量。”“分享的内容与思修课联系非常紧密,增强了思修课的吸引力,对培养‘自律攀大人’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了优秀大学生榜样的传帮带作用,能够引领学生做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自律攀大人’。”

 (编辑/陈松;审核/唐林 张颖)